3044澳门永利-首页

2022城市创意写作营课程回顾三

日期 : 2022-12-13

12月6-7日,写作营课堂掀起一场思想与审美风暴。来颖燕、徐晋如、谢有顺三位导师点评独到犀利,三场讲座皆深入浅出,引人入胜。

学员心声

郑丽黎:徐老师备课认真,写、讲、吹、唱样样行,令我们入迷,真的是沉浸在诗词里不想下课,享受了一场文学的盛宴。

曾令维:徐晋如老师的课非常生动丰富,知识渊博,口才极好,又吹又唱,棒极了。

田亚军:虽然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完整的听完讲课,但是在“挤出”的时间里聆听也感觉受益良多。

刘红军:徐晋如老师的真知灼见,令人有茅塞顿开的感觉。

赖海京:聆听徐晋如老师的讲课,娓娓道来,令人心静平和,3小时的课程似乎转眼间接近尾声,余犹未尽。

杨彬彬:徐晋如老师滴水未沾地讲了满满三个小时课程,都不感觉累和饿!古诗词的古典美其实远远三个小时是不够的,中国人都学了几千年啊!

崔莹:感谢主办方,城市创意营,一直爱,希望能持续参加,收获巨大。

瑞雪:感谢主办方为我们精心订制的“文学盛宴”!感谢所有老师的辛苦付出!感谢同学的热情帮助!使我收听了高品质的十二堂课,受益匪浅!

安素-昆明:各位师长,同学,我能在遥远的云南昆明线上参加本次深圳城市创意写作营,是令我一开始没有想象到的,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么幸运,特别感谢主办方辛勤热诚地帮助入营,使我得以臻享了此次文化盛宴。在这七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充满了惊喜与感恩,收听了高品质的十二堂课我感觉收获巨大!真诚感谢主办方,感谢各位老师的付出!感谢各位线上线下同学的互相帮助与友谊!!感谢全体朋友!

赵艳:写作营对深圳乃至全国的写作者来说,意义深远。对写作营一见钟情,一直爱。

万迎元:此次参营学习颇有收获!真诚感谢主办方!感谢各位上课老师!感谢全体工作人员!感谢相遇!

杨燕霞:感谢主办方对每位学员的重视和付出!感谢南翔老师、劲松老师精彩的总结和主持!感谢每位老师为我们带来高品质的讲授!在这里,我们聆听了七天的课程,其背后却是工作团队远不止七天的策划和执行。所谓牵一发动全局,一场活动,出现任何一点调整都在考验团队的协作能力、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,以上三点,咱们的创意写作营团队做得堪称完美。我一直被你们感动着,请允许我向你们致敬!

大课时光

来颖燕,青年评论家,《上海文学》杂志副主编,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。在《小说评论》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》《上海文化》《扬子江文学评论》《当代文坛》《南方文坛》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。著有评论集《感受即命名》。

12月6日 星期一 上午

来颖燕丨《经验与虚拟——创作中的虚与实》

  • 如何界定和对待文学艺术中的“真实”,从追求形似到追求内在情感体验,历来的文学艺术都不断消解和熔铸着“真实”的定义,而经由虚构还是非虚构的路数抵达真实,更是法无定法。
  • 虚构的小说实则对“真实”有着更深的诉求——人物、情节、世界都可以虚构,然而若其背后没有真实的意绪、经历、困境支撑,小说的内在生命力就会苍白虚弱,更无法让读者“放弃怀疑”,选择相信小说家的讲述,进入小说家营造的“真实的谎言”。
  • 青年作家梁鸿也经历了在“非虚构”和“虚构”写作之间徘徊的征程。她最初受到关注是因为《中国在梁庄》。这部记录作者家乡梁庄现状的著述,在大量的采访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之上,更力求还原事件的原生态——大量的当事人自白显露出其时其境的浓重氛围。这种让当事人发声的方式在非虚构创作中常被奉为圭臬。
  • “非虚构”与“虚构”、“纪实”与“想象”,它们也许不必也不能界线分明。当文学的表现形式自成一体,我们才能清醒地入迷,以不同的存在方式贴近不同层面的“真实”,而这真实不再虚妄。
  • 写作要有自己的风格,并且将其划进批评写作的范畴当中,风格与内容是相互交融的。在面对批评讨论的文学作品的对象时,要特别保有自己的一种新鲜的感知度,才能够确保精确并且信服地讨论作品,并且让读者保有兴致勃勃的一种心态。

徐晋如,著名诗词作者、学者,先后就读于清华、北大、中山大学,获文学博士学位。诗古文辞创作垂三十年,著有《国文课∶中国文脉十五讲》《诗词入门》《大学诗词写作教程》等,现为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、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会长、兼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,2016年《南方人物周刊》“青年领袖”得主。

12月7日 星期三上午

徐晋如丨《诗词写作的四要素∶时间、空间、感慨、借题发挥》

  • 诗词是时空的艺术,如果能做到时空搭配得宜,比照强烈,一般来说,写出来的诗词就比较有味道了。但要像李后主这首《浪淘沙》那样时空交织,浑灏一片,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初学者可以分别从时间、空间两方面入手,去训练自己的诗性的思维。
  • 人生是一段悲欣交集的过程,今昔之比,蕴藏着人生的苦难与成长的记忆,故而易生发出诗性,感染读者。诗词中(以及赋、骈文等美文)还往往依靠恒久的时间与短暂的时间的对比,来呈现诗性。
  • 空间排布也是诗词的基本结构之一。一种排布方式是空间的跳跃转换,另一种就是空间的小大相形。但无论哪一种方式,其原则都是一致的,就是一定要让空间活起来,空间不能是静态的、孤立的,而应该是活动着的、与其他的空间联系着的。
  • 诗的终极目的是抒情或者言志,而诗中描写景物或叙事,都是为了托物寓兴,即事言志,景或事起着映衬烘托的作用。故凡是抒情、议论的内容,便是实,凡是写景的、叙事的内容,便是虚。
  • 一首好的诗词,一定是虚实搭配得宜的。太实了不耐咀嚼,太虚了甜俗可厌,总要在虚与实之问题求得中庸,才可能成为佳作。
  • 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常常说,以前俗小说总是讲,“有话则长,无话则短”,而实际上真正能成为经典的小说,反倒是“无话则长,有话则短”的。写诗同样要“无话则长,有话则短”。那些就事论事的记述,那些对景色物事的单纯的描摹,那些张口即来的感慨,其实都可以短省掉,而真正需要着力去写的,是你要借题发挥的那部分内容。借题发挥不但把通常我们认为不可能写成诗的内容写成了诗,而且还升华了诗意,让诗的意蕴更深刻,更有超越庸常的境界。

谢有顺,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博导,一级作家。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,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,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。出版《成为小说家》《散文中的心事》等著作二十几部,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、教育部青年“长江学者”等。

12月7日 星期三下午

谢有顺丨《如何写好一个人物》

  • 重构你和“人物”的关系,重构你和世界的关系,重构你和自己的关系。
  • 所有的创意来源于怀疑,写出特殊的东西,奇异的东西,我不同于别人的东西。迷信科学和科技的世界,并且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不容置疑。艺术就是对确定性的反抗和怀疑。我要告诉人们的世界可能是怎么样的?没有怀疑就没有艺术,没有怀疑就没有创造。探求新的可能性,人性的可能性和叙述故事方式的可能性。
  • 创意是对想象力的保护。保护了这个暧昧的世界,保护了这个混沌的世界,保护了这个不可描述的世界。克拉克:想象力是人和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。
  • 创意让人更加热爱世界的本来面目。每个人都有局限性,每个人都相信他所相信的。文学要人看到没有看到的世界的真实。把世界的各个方面呈现出来,世界的完整性、多样性,选择时有多种的可能,有无数个选择。很多种可能性呈现在你面前。
  • 写好人物的五个关键词:观察(研究)、尊重、理解、热爱、悲悯。写小说,体验不同的人生。在面对批评文学作品的对象时,保持新鲜的感知度。
  • 海明威自始至终的创作信条都是:“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和想象编造出来的角色。他们必须是出自作者自己经过溶化了的切身体验,出自他的知识,出自他的头脑,出自他的内心,出自一切他身上的东西。”

课堂剪影